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的一些基本規定
一、基本設計規定
1 、被動式房屋的規劃和設計,應充分利用場地的自然資源,建筑朝向宜為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2 、被動式房屋應滿足自然通風要求,并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的相關規定。
3 、被動式房屋應充分利用自然光。房屋采光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采光設計標準》的規定。起居室與書房的自然采光應滿足書寫和閱讀要求。
4 、電梯、水泵、照明、家用電器等用能設備,應為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定的節能產品。
5 、宜選用可再生能源作為被動式房屋的主要用能來源。
6 、被動式房屋宜符合緊湊型設計原則,體形系數宜小于0.4。
7 、被動式房屋的外圍護結構,應符合下列規定:外圍護結構的保溫層應連續完整,嚴禁出現結構性熱橋外圍護結構應采用外保溫系統;外保溫系統的連接錨栓應采取阻斷熱橋措施。
8 、被動式房屋的氣密層,應符合下列規定:房屋應具有包繞整個采暖體積的、連續完整的氣密層;每一居住單元應具有包繞整個采暖體積的、連續完整的氣密層;由不同材料構成的氣密層的連接處,必須妥善處理,以保證氣密層的完整性。
二、室內環境規定
1、室內環境應全年處于舒適狀態,并符合下列規定: a室內溫度宜為20~26℃,超出該溫度范圍的頻率不宜大于10%; b室內相對濕度宜為35~65%;c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不宜大于1000ppm; d 圍護結構非透明部分內表面溫差不得超過3℃,圍護結構內表面溫度不得低于室內溫度3℃;e 門窗的室內一側不得出現結露現象。
2、 室內允許噪聲級應符合下列規定:
a 臥室、起居室和書房≤30 dB(A);
b 放置新風機組的設備用房≤35 dB(A)。
三、氣密性規定
1、房屋氣密性應符合在室內外壓差50Pa的條件下,每小時換氣次數不超過0.6次的規定:
≤0.6 h-1(1)式中, ——在室內外壓差為50Pa的條件下,房屋的小時換氣次數,h-1。
四、能耗和負荷規定
1、房屋單位面積的采暖控制指標,應符合下列規定:≤15 kWh/(m²·a) 或
≤10 W/m² 式中,
——房屋單位面積的年采暖需求,kWh/(m²·a);
——房屋單位面積的采暖負荷,W/m²。
2、房屋單位面積的制冷控制指標,應符合下列規定:≤15 kWh/(m²·a)或
≤20 W/m² 式中,
——房屋單位面積的年制冷需求,kWh/(m²·a);
——房屋單位面積的最大制冷負荷,W/m²。
五、一次能源需求規定
1、 房屋能源需求必須用一次能源需求計量。
2 、房屋的一次能源需求,應同時符合下列規定: ≤60 kWh/(m²·a) ≤120 kWh/(m²·a) 式中, ——采暖的房屋單位面積年一次能源需求,kWh/(m²·a);
——制冷的房屋單位面積年一次能源需求,kWh/(m²·a);
——通風的房屋單位面積年一次能源需求,kWh/(m²·a);
——房屋單位面積年一次能源總需求,kWh/(m²·a)。
六、通風系統設計規定
1、 被動式房屋應設置帶有高效熱回收裝置的通風系統,并滿足每人每小時30m³新風量的要求。
2、通風系統的熱回收效率,宜符合下列規定: ≥75%式中, ——通風系統的顯熱回收率,由選用機組的性能決定。
3 、通風系統的通風電力需求,宜符合下列規定: ≤0.45Wh/m³式中, ——通風電力需求。
七、照明和遮陽設計規定
1、被動式房屋的立面設計宜滿足自然光日間照明的要求。當利用自然光照明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的規定。
2、對地下車庫等需要日間照明的地下設施,宜采用太陽能光照系統滿足日間照明的要求。
3 、被動式房屋的南向外窗,宜采用水平固定外遮陽設施,其挑出長度宜同時滿足夏季太陽光不直射到室內和冬季日照盡量充足的要求。
4 、被動式房屋的東西向外窗,可采用固定或活動外遮陽設施。
5、活動外遮陽設施應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光線調節功能,且宜具有智能調光和抗風措施。
八、防火設計規定
1、 防火設計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的規定。
2、應采用燃燒性能等級不低于B1級的保溫材料。
3 、木結構房屋應采用燃燒性能等級為A級的保溫材料。
4、防火隔離帶的基層墻體應為砌體或混凝土墻體。
5、當采用燃燒性能等級為B1級的保溫材料做外墻外保溫材料時,應設置水平環繞型防火隔離帶或在門窗洞口三側設置防火隔離帶。
6、防火隔離帶應采用遇火時結構足夠穩定且不可燃的巖棉材料。
7、當采用環繞型防火隔離帶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a外墻外保溫系統中應沿樓層每層設置環繞型的巖棉防火隔離帶;b巖棉防火隔離帶的寬度不應小于300mm,過梁下沿與防火隔離帶下沿之間的最大距離不得超過500mm。內外兩層巖棉防火隔離帶應錯縫處理,錯縫寬度不得小于50mm,內外兩層巖棉防火隔離帶的搭接高度不得小于200mm;c 如果位于防火隔離帶區域的窗戶在高度上有位移,可以通過"下移"下沉窗戶處的防火隔離帶來確保其和過梁之間的距離不超過500mm;對于向上延伸的窗戶,必須將防火隔離帶圍繞窗洞上移,移動的高度不得超過1000mm。
8、當在門窗洞口三側設置防火隔離帶時,必須在其三側即上側和雙側滿貼至少300mm高/寬的符合標準規定的巖棉條。內外兩層巖棉防火隔離帶應錯縫處理,錯縫寬度不得小于50mm,內外兩層巖棉防火隔離帶的搭接高度不得小于200mm。
9、門窗、百葉窗或卷簾窗與防火隔離帶相交的節點處,可能會出現保溫性能低于其他外圍護結構保溫性能的情況。該節點處應符合下列規定:a室內一側不得出現結露現象;b 室內一側任一點的表面溫度,不得低于其他外圍護結構內表面溫度3℃。
10、防火隔離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a 防火隔離帶只允許采用水泥(礦物)聚合物砂漿滿貼在基層墻體上;
b 除滿貼之外,還應對防火隔離帶進行錨固。按照每個巖棉條至少配置兩個錨栓且滿足外墻外保溫系統最少錨栓數的要求,將錨栓固定在防火隔離帶的半高處,相鄰錨栓間距不得超過600mm;
c 當防火隔離帶由雙層巖棉構成時,第一層按照規定滿貼,第二層同樣用允許的水泥(礦物)聚合物砂漿滿貼在第一層上,隨后再用外墻保溫錨栓穿過兩層巖棉錨固。